数聚地质

智绘未来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视界 科普动态 文章正文

大数据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次数: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日,大数据中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以多元形式传递爱护地球、守护环境的理念。

线上知识竞答,云端探索地球奥秘4月21日,“大数据中心”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我们的地球”线上科普知识竞答活动,活动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主办,大数据中心承办,题目涵盖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生态文明理念等多个方面。无论是对自然资源如数家珍的“地理通”,还是渴望了解地球知识的好奇者,都能在这场知识盛宴中一展身手,一起探索自然资源的无穷奥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志愿者行动,传递生态保护力量4月18日,中心科普志愿者走进汤山矿坑公园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志愿者利用矿坑公园独特的现场环境,向游客们讲解了矿坑形成的原因、矿山生态修复的意义等内容,同时分发了精心准备的科普宣传单,让大家了解到地球资源的珍贵和生态保护的迫切性。

2.矿坑公园科普活动.jpg

科普进校园,播种科学梦想种子4月18日至28日,“地质风云录,科学筑梦师”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樱驼花园樱花小学、锁金新村第一小学。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地质学会主办,大数据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地质工程拯救未来?破解气候变化的奥秘”沙龙讲座中,专家们从地质工作视角切入,深度剖析地球地质历史事件与气候、环境的紧密关联,引发学生们热烈讨论。“捕龙笔记”主题科普活动借助图片、影像与精彩解说,将地质史的厚重与少年儿童的灵动巧妙融合,让恐龙等远古生物“跃然眼前”。同学们在互动环节踊跃举手、积极提问,展现出对地质知识的浓厚兴趣,在心中播撒下探索地质世界的种子。

3.科普讲座进校园1.jpg

蝶变之路科学解码4月21日至4月27日,大数据中心推出“蝶变之路·科学解码”生态修复云讲堂专栏。聚焦南京幕府山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采用新媒体传播方式,相继推出5篇原创科普文章和2部原创动画视频,生动展现矿山从“千疮百孔”到“绿意盎然”的转型历程。用“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让科学知识走进大众视野。

薪火接力,地质新声4月23日,大数据中心与大光路街道大阳沟社区联合开展“薪火接力・地质新声”老中青共话地质精神主题活动,呈现了一堂别具一格的爱国主义教育“地质公开课”。活动中,省地质局退休职工、原华东局机修厂厂长分享了在物资匮乏年代深耕地质行业的奋斗经历,展现老一辈地质人的坚守与初心;南京市劳模、社区先进代表讲述了自己响应改革号召,为下岗职工谋出路的感人故事,诠释奉献精神;中心青年职工代表则分享了职场奋斗故事与心路历程,彰显新一代地质人探索未知、无惧挑战的朝气与信念。这场“老中青对话”,不仅是地质精神的传承,更是行动的召唤,激励着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地质精神,共同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老中青座谈会1.jpeg

地质消防联手,筑牢安全防线。4月22日,大数据中心与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联合开展“知险于微・救难于急”主题行动,通过知识共享、技能互训和装备协同,探索“防救结合、跨界协作”模式,推动防灾减灾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型,从“被动应急”向“主动联防”转型。

世界地球日的活动精彩纷呈,每一场活动都承载守护地球的美好愿景,守护地球也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科技、人文、行动共同谱写的“交响乐”。未来,大数据中心将继续秉持“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与实践活动,汇聚更多力量,共同守护地球家园,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2.矿坑公园科普活动1.jpg